首页>理论研究
坚持系统观念,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,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。编制资源作为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基本要素,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、维护国家机器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,同时也是一种基础的、特殊的稀缺性资源。统筹配置各类编制资源,涉及党和国家工作的许多方面,本身就是一项政治性、系统性很强的工作,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这一基础性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。需要站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,遵循系统观念内在规律和要求,统筹考虑基本国情、经济社会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,统筹考虑全国总体情况和不同地方特殊要求,统筹考虑党政群各部门各系统,贯通中央和地方,贯彻落实党的组织路线,坚持优化协同高效,科学配置、综合施策,切实提高编制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益,为完成“十四五”时期目标任务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。
坚持系统观念,需要加强编制资源配置的前瞻性思考和顶层设计,更加注重从长远上考虑编制资源配置。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统筹配置各类编制资源,既要立足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,又要着眼于较长一段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,进行超前研究谋划,明确编制资源配置的短期、中期和长期目标。要善于把握各项事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,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,对于影响编制配备、需要加强编制保障的重要问题,能够见微知著、睹始知终,做到眼睛亮、见事早、行动快。科学合理的编制总量,既是当前统筹使用各类编制的客观基础,也是未来一段时期配置编制资源的目标方向。根据不同类别编制功能特点,统筹考虑财政保障能力和事业发展需要,加强对编制资源配置总体目标和宏观结构研究,努力破解严控总量与满足事业发展需要的矛盾。
坚持系统观念,需要加强编制资源配置的全局性谋划,更加注重服从服务全局、保障全局。不谋全局者,不足以谋一域。编制资源属于上层建筑,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。统筹配置各类编制资源,要对“国之大者”心中有数,善于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和全局上、从政治高度,研究推动编制资源配置问题。始终坚持党对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集中统一领导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策部署,围绕实现“十四五”时期和2035年远景目标任务,着眼于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在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,在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中统筹谋划,提升服务大局、保障大局的能力和水平。
坚持系统观念,需要加强编制资源配置的战略性布局,更加注重从保障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上考虑编制资源配置。战略性、支撑性是编制资源的基本属性。紧紧围绕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强化战略思维,统筹兼顾、突出重点,优化配置好加强党的全面领导,保障创新驱动、科教兴国、区域发展、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所需编制。强化底线思维,统筹发展和安全,重点保障好涉及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,涉及补短板、强弱项、保障改善民生、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等方面所需编制。
坚持系统观念,需要加强编制资源配置的整体性推进,更加注重从整体上考虑编制资源配置。注重整体性是系统观念的核心思想。着眼于提升整体效能,发挥机构编制在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,明确统筹配置各类编制资源的范围、途径和方式,打破编制分配后的部门所有、地区所有的观念,探索建立在编制总量标准和行业配置标准基础上的跨地区、跨层级动态调剂机制,在“三定”规定执行和履职评估基础上的跨部门动态调剂机制,统筹配置好各部门各地区各系统的各类编制资源,重点解决部门之间、地区之间、层级之间编制配备不均衡不合理等结构性问题。统筹党政机关与所属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,优化编制资源结构,节约资源、形成合力。加大基层编制统筹管理使用的力度,形成符合基层工作特点和实际需要的编制配置和管理体制。要坚持全国一盘棋,坚持顶层设计与试点先行相结合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,尊重基层首创精神,鼓励支持基层改革探索,更好发挥中央、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。
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运城市机构编制信息网版权所有
地址:运城市盐湖区河东东街248号 电话:0359-2660370